人们对民族主义的狂热,导致非理性压倒了理性的声音。
当饮料巨头娃哈哈还在陷入争家产风波时,竞争对手农夫山泉的股价迎来大涨,其创下42个月以来的新高,市值也重回5200亿港元,对农夫山泉来说,这意味着它逐渐走出去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带来的品牌危机。
7月25日,农夫山泉盘中股价一路上涨5.57%,股价最高攀升至47.4港元,创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,市值也重回5200亿港元之上。
这戏剧性的一幕,和网络上的惊天反转有着相得益彰的效果。
一个跌落神坛,一个重新站上神坛。而这背后,却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国籍所引发的风波。

什么是神?
娃哈哈事件告诉我们,一个企业家如果热衷于自己造神,自己立人设,那么人设一旦崩塌,可能比明星塌房还要可怕。
而农夫山泉的故事则告诉我们,企业家就是企业家,除了专心做好企业之外,其他的事情要少沾边。
这次农夫山泉股价重回新高,还要从去年说起。
2024年2月,农夫山泉彼时正遭受舆论巨大影响,到去年9月份,农夫山泉股价一度腰斩至23.04港元,总市值也只剩2581亿元。
去年2月份,正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。娃哈哈创始人去世,却引发了农夫山泉股价地震,蝴蝶效应的出现,应该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。
曾是国内首富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,就因为其儿子是美国国籍,就引发舆论海啸质疑农夫山泉的“民族品牌属性”。
对一个企业来说,这已经称不上可怕,这简直是一场灾难。
农夫山泉在2024年业绩公告中指出,自2024年2月开始,网上出现大量对公司及创始人的舆论攻击和恶意诋毁,对公司品牌和销售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。进入下半年后,舆论热度逐渐下降,但对销售的影响、尤其是包装水的影响仍在持续。
就因为创始人儿子是美国国籍,农夫山泉就遭受了如此大的网络恶意攻击,这件事要是发生在任何一个经济体,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。
据我所知,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似乎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有什么“爱国情怀”和“民族自豪”,但即便如此,被网民发现其儿子是美国国籍后,仍然遭受大量攻击和谩骂。
更痛心的是,当时的钟睒睒母亲,也正是在那样的网络环境中去世的。为什么钟睒睒会被骂?
这当然可以理解为非理性的狂欢。但更重要的,可能还源自于对手的人设。宗庆后去世,是导火线,而宗庆后的人设是什么?
两家同样的水巨头公司,彼此为竞争对手,一个标榜自己爱国节省家庭和睦,另一个的儿子却是美国国籍,差别是高下立现的,但这需要我们去谩骂吗?
大量的人以此为流量,以此为利益,去无端攻击一位企业家,却不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,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荒诞的事情。
而更荒诞的是,当时的娃哈哈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,类似的剧情也会很快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![]()
宗庆后去世一年多后,宗庆后长女宗馥莉领导的娃哈哈,近期也因为一起家族遗产纠纷案件陷入舆论风波。
在一份法庭文件中,三名自称宗庆后子女的美国籍人士提请法院冻结一个境外银行账户,他们称正在追要父亲宗庆后生前承诺的合计21亿美元信托权益。
曾经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因为其儿子是美国国籍,被网络攻击;如今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也因为其子女是美国国籍,再度上演了类似的剧情。
只不过这一次,农夫山泉开始得益。
自娃哈哈争产案以来,农夫山泉股价盘中累计最大涨幅已经超过20%,市值则增长超过了820亿港元。
大和研究报告称,预计农夫山泉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%,净利润同比增长20%。
当农夫山泉和娃哈哈事件发生在一起的时候,对比起来就很容易发现两家企业创始人的高下之分。
2024年2月宗庆后去世后,钟睒睒因其36岁儿子钟墅子持有美国国籍而遭受网络暴力,当时的钟睒睒回应是“儿子虽为美籍,但未持有农夫山泉股份,企业性质纯粹属于中国”,并强调“36岁的儿子有选择国籍的权利”。
坦白说,今天这个回应在我看来仍然是教科书级别的。很简单的回应,不逃避事实,不回避问题,甚至直接坦率地说出36岁的儿子有选择国籍的权利。
是啊,自己的儿子都36岁了,这个做父亲的还要拦着他不让他选择吗?
和今天许多企业家回避问题,甚至否认事实比起来,我认为钟睒睒已经非常坦率了。但即便如此,还是会被舆论攻击谩骂。
而反观娃哈哈,宗老生前如何标榜自己家庭和睦,但背地里三个非婚子女却在美国过着逍遥生活,以钟睒睒的人脉和资源,他不太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情,但在农夫山泉遭受谩骂的时候,他依然没有站出来说,你看宗庆后比我还过分,三个非婚子女都在美国,大家凭什么都来骂我?
就这一点,已经高下立分。
![]()
农夫山泉因钟睒睒儿子的美国国籍遭受猛烈抨击,产品遭抵制,市值三天蒸发230亿港元,而同期娃哈哈因宗庆后去世销量大增,被塑造成“民族品牌”典范。
但当宗庆后被曝有多名美国籍子女后,舆论开始反思。网友发现“当初对农夫山泉的攻击有多疯狂,如今的沉默就有多讽刺”。
公众对两家公司的“双标”,背后还是非理性的民族狂热。
这几年,国货很热,公众当然也希望在掌管日常饮用水方面的品牌,也是国货。这一点无可厚非,但我们是凭什么认为农夫山泉不是国货的呢?
靠的是臆想,靠的是无端猜测和指责,甚至以“创始人儿子美国籍”为理由而抵制,这些全部都不是正常的逻辑,甚至到了地痞流氓的地步。
这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坦白说营商环境比较艰难,大家都觉得赚钱越来越难,但如果因为环境不好,就对一家水巨头展开没有逻辑的攻击,这会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塑造吗?
我想不会有任何帮助,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。
农夫山泉也好,娃哈哈也罢,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,应该在商业的范围之内,而不是夹杂着其他感情,如果我们都按照这样的逻辑去看待一家企业,那么我们开放的意义和国际化的意义又是什么?
非理性只会带来一时的狂热,就像兴奋剂;而其代价,却可能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去弥补。
历史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
end.